30至90年代在中國陸續出土的西漢古紙已經証明,紙並非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發明的,蔡倫只是在造紙技術上和原料使用上進行革新。那麼,紙是誰人發明呢?現時還不能確定,但我們可以肯定蔡倫是造紙術的革新者。
傳播途徑
造紙技術的傳播順序,先為紙張和紙製品,其次才為造紙技術。考古發現證實,早在西漢時,紙就已經傳播到朝鮮。大約公元四世紀末,造紙術傳入朝鮮和越南。到了7世紀,產自朝鮮半島的「高麗紙」已經為中國文人所喜用。公元610年,朝鮮僧人曇征將造紙術獻與日本攝政王聖德太子,日本人稱曇征為紙神。公元9—10世紀,造紙術經絲綢之路傳到西域,並由此傳入印度,開始出現紙質的佛教經卷。
在公元8世紀751年,唐朝高仙芝與大食國(當時的阿拉伯)爆發怛羅斯戰役,戰敗的唐朝士兵俘虜中有懂得造紙的工匠,造紙術便傳入了西方;首先在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境內)建立了中東第一個造紙作坊,794年巴格達出現中東第二個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
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13世紀傳入義大利,14世紀傳入法國、德國並最終傳遍歐洲,美洲。但到17世紀時,歐洲造紙術仍然只是中國宋代的水準。乾隆年間,在清廷任職的法籍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造紙術繪製成圖,寄回巴黎,從此先進的中國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傳播開來。1797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發明機器造紙,從而超越了中國。
經過了1,000多年的時間傳播,中國的造紙術就此傳遍了整個世界。
印刷術
在中國,是由拓石和蓋印兩種方法逐步發展而合成的,是經過很長時間,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而成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從現存最早文獻和最早的印刷實物來看,中國雕版印刷術是在西元7世紀出現的,即唐朝初期。 在埃及發掘出來的印在紙草紙,羊皮紙上的雕版印刷品,時間上至公元900年。
印刷的傳播
中國的元代,中國和歐洲的交往有了很大的發展。一是蒙古的遠征,將中國的文化帶到西方,一是西方的傳教土也多次來到中國,回國時也帶去了中國的印刷技術。西元13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旅居多年,在他的《遊記》中,敘述了中國印刷紙幣的情況。他的這些介紹,使歐洲人知道了中國的印刷情況。據說,在這一時期,也有人把中國的印刷品及雕版帶到歐洲。
歐洲同中國一樣,最先出現的是雕版印刷,爾後出現的是活字印刷。只是歐洲從雕版印刷過 渡到活字印刷用時較短。
關於中國印刷術傳入歐洲的路線,在很多著作中所談的有三條。一條是歐洲的傳教士和旅行家直接把中國的印刷術帶到歐洲;另一條是經由中亞、西亞、北非,最後傳到歐洲;第三條則是由俄國人傳到歐洲其他國家。
雖然缺少足夠的證據,但中國的印刷術最可能通過穿過絲綢之路的維吾爾人傳入中亞,經過阿拉伯世界傳播到歐洲。世界上最早的活字母雕版,是在敦煌發現的十四世紀古維吾爾文木活字。
德國美因茲的約翰內斯�谷登堡於1440年發明了歐洲的印刷技術。根據他從葡萄酒壓榨機改進的機器設計,古登堡開發了使用凸起的活字,從一開始就使用油性墨。
印刷對知識傳播的影響
印刷機的開發使知識的傳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469年在威尼斯成立第一家印刷社(即出版社),1500年該城就有印刷廠417家。1476年,William Caxton在英格蘭成立第一家印刷社�在1539年,西班牙人Juan Pablos 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Stephen Day 於1628年在美國麻塞諸塞海灣地區建立了北美第一家印刷社,並協助成立了劍橋出版社。
火藥
中國之始製火藥初與��丹術有關,唐孫思邈的丹經已記載有原始火藥的配方。天祐元年(904年),楊行密部將鄭璠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時,曾使用飛火,飛火就是用火藥製成的火炮之類,這是中國首次將火器用於戰爭的記錄未開寶二年(969年),馮繼昇等改進火箭法,試驗成功及至宋遼金元的戰爭中,人們多方使用火器,如霹靂砲、*鐵火炮等大約宋人製造火藥火器的技術,通過戰爭而傳給契丹人(遼)女真人(金)和蒙古人(元),後隨蒙古之西征而輾轉傳給阿拉伯人乃至於歐洲
文章來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2013014411
-----------------------------------------以上文章引用自奇摩知識+圖文為原所有人版權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處理!-------------------------------------------------
美國time時代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time.conn.tw/index.php?member=af0000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