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問者您好:
在此跟您分享我的看法...

  就以目前的台灣農業生產來說,雖然到目前為止,台灣的主要農產品,如:蔬菜、稻米以及肉類等。這些基本的糧食,我們仍能夠自給自足,但現今的世界發展趨勢是以全球化為導向,因此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是相當的頻繁,而這樣的現象導致了儘管某個國家本身就能夠生產某些農作物,但因受到國與國之間的契約簽訂(如:現今在世界各國中,我們耳熟能詳的貿易協定﹝其中也包括某些國家的經濟侵略,如:台灣進口美國牛肉的問題﹞),這使得我們仍可看到許多來自各國的類似農產品,如:在台灣,我們不但可以看到本地的西螺米、池上米,我們同時也能夠看到來自日本的越光米。因為進口,這使得我們有機會能夠品嘗到與台灣本地雖相似但口感不同的農產品,但我們常也因為這樣,而必須以消耗大量的運輸能源作為代價(如:石油)
  除了國與國之外,台灣本身的發展也正面臨了與國際間類似的區區分明的發展,即從甲地運送糧食到乙地。在現今的台北市和新北市(泛指西邊),是以工商業為主要的發展走向,這使得許多的人們為了要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而紛紛往北部移動並定居,當人口一多,房子的需求量就開始隨之增加,許多以前曾作為糧食耕地的行政區(如:如三重、新店等地)都為了因應大量的人口而被開發,雖然今天我們仍可在台北或新北的某些較偏遠的地方(如:內湖山區、新店山區、平溪、平林等人口較少的行政區)有看到一些零星的農田,但這些農田所生產的農作物不是種植的人自己食用就是拿去菜市場自行販售,這並無法供應整個大台北地區的人口糧食,現今供應大台北地區的蔬果和稻米等農作物都來自於台灣中南東部的農業縣(如:雲林、彰化、嘉義、台東等地),這使得整個大台北地區已喪失掉了糧食生產的功能,許多的民生物資都必須仰賴中南東部,所以往往食物的價格遠比產地貴上許多(這之中也包括了層層的剝削,運送的地區越遠被剝削的層次越高)。
  我想與其思考糧食危機的問題,應先去想想如何因應台灣整個糧食生產的方式和運送過程才是當務之急,人口過度集中、不斷的開墾農業用地以及強調地方特色的農場品等方式,這應是造成地球能源消耗以及糧食價格偏高(這兩者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是在每個行政區都能夠發展在地農業或是只選擇進口某些本地不能生產的農產品(如:藍莓、蔓越梅等),將整個運送種類降至最低,這或許才是符合現今整個台灣社會的較好解決方式,但若要實施這樣的方式,其整個過程免不了許多的商業利��以及某些贊同不同立場的人們的抗議(看看之前新聞所報導的在永和區一片還未被開發的香蕉林,許多人對於這塊未被開發的地方是感到可惜而不是高興它未被開發),因此這似乎是難上加難。
  在台灣的許多餐廳或學校裡,常可以看到收集丟棄食物的廚餘桶,我想雖說糧食問題很嚴重,但每天仍有不少的糧食都因過度生產或是人們的習慣剩下而遭到丟棄,這間接的也導致了許多的瓦斯、石油能源以及水遭到浪費,我想人口越來越多對於糧食的多寡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人們浪費糧食這將會助長糧食危機的時代提早到來
  就以目前的台灣來說,雖然台灣仍具有農業的生產力,但這只限於台灣的中南東部,北部已喪失了農業,從整個大台北地區的食物價格來看,遠高於其他能夠生產糧食的台灣其他縣市,這或許是能夠觀看若一個國家完全只依賴進口的最好借鏡,完全依賴進口將會使進口國變得處處受他國所控制、資源消耗加劇以及喪失自給自足的能力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完全仰賴進口。

  上述的內容,是我對於現今台灣糧食生產的方式的些許看法,在此提供給發問者作參考。
   

   
 

參考資料 時事+相關書籍+自己的觀察
文章來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2011702045


-----------------------------------------以上文章引用自奇摩知識+圖文為原所有人版權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處理!-------------------------------------------------


美國time時代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time.conn.tw/index.php?member=af0000171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淳恒 的頭像
    張淳恒

    看time時代雜誌-增進英文

    張淳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