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若要了解一個詩人的寫作心境,不妨先看看他過去的歷史,最好也知道一些他當時的生活背景!
商禽在當年,曾被稱為文壇「鬼才」,是台灣「現代詩運動」初期的健將。商禽過世時雖已80歲,但他的詩作不多,而且多為年輕時代的作品。
他16歲從軍,20歲隨部隊赴台,曾作過編輯、碼頭臨時工、園丁,也賣過牛肉麵。他曾加入創世紀詩社,退伍後的次年,應邀至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研究兩年,返台後曾任《時報週刊》主編。
他的這篇作品很短,只有兩段。我們先來很快看過他《平交道》的第一段:
警鈴響起,火車來了。抱在手中的女兒強掙著轉過頭去。轟隆的聲響掩蓋了噹噹的警鈴。紅眼睛不斷擠眨。我女兒的目光就這樣被火車帶走了。她甚至不懂得什麼叫做遠方。
商禽年輕時,要撫養兩個女兒,在生活拮据的情況下,詩作描述的焦點,都集中在他平實生活裡。
小孩眼睛紅,可能是哭過,也可能是生病,起碼總是在不太好的景況下。他借用女兒的目光,來影射自己對未來的擔憂(生活打拼),雖然女兒看不到遠方(未來),但他心裡有數。
好啦,我們再來看《平交道》的第二段:
我的目光也同時被凍結。因為這個城市忽然被切割,呼吸、空氣、喧鬧、哭號全被切成兩半直到護欄升起。我對這個城市另一半的鄉愁仍在繼續中。
你應該也有過這種經驗吧,火車在你面前,轟隆行駛的速度感,會讓你的思考完全停頓。他也是這樣,所有的煩躁、繁雜、煩惱,一下子都被暫時切割了。等平交道的護欄升起時,一切煩躁、繁雜、煩惱又恢復了。
我最欣賞的,是他最後的一句「我對這個城市另一半的鄉愁仍在繼續中。」
商禽的作品常常夾雜著濃濃的鄉愁(他年紀輕輕的,就遠離家鄉)。
他寫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時,也許他仍然沉澱在火車駛過那一剎那的停頓,也許他渴望那一刻難得的停頓(好讓他喘息一下),他把平交道對面的另一半城市,影射成他思念的家鄉。他雖輕輕的把這種感覺帶過,但他也再再的抓住每一次的隔絕,就當它是鄉愁吧!
希望能幫得上忙!晚安。
阿汕
以下文章來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2010500551
-----------------------------------------以上文章引用自奇摩知識+圖文為原所有人版權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處理!-------------------------------------------------
美國time時代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time.conn.tw/index.php?member=af000017132
留言列表